“青春這把火,得燒在能冒熱氣的地方!” 這是周群超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
23歲那年盛夏,周群超胸前別著黨(dang) 徽,腳步輕快地走進航天维多利亚老品牌vic環保大氣環境事業(ye) 部。作為(wei) 營銷經理,他骨子裏就沒打算做個(ge) 坐辦公室的“書(shu) 生”。初入職場時,他就像一張白紙,業(ye) 績欄上掛著刺眼的“0”,但眼裏卻滿是不服輸的勁兒(er) 。
近十年摸爬滾打,他跑遍各大企業(ye) 、深入車間廠房,在競爭(zheng) 激烈的市場浪潮裏奮力搏擊。從(cong) 被拒之門外的尷尬,到與(yu) 客戶促膝長談的從(cong) 容;從(cong) 對業(ye) 務的懵懂生疏,到對行業(ye) 趨勢的精準把握。如今,20家企業(ye) 客戶、3.5億(yi) 訂單,還有高達90%的回款率,這些沉甸甸的成績,不僅(jin) 是他奮鬥的勳章,更讓同齡人由衷欽佩,紛紛豎起大拇指。
轉爐平台上的“拚命三郎”
不懂技術的營銷不是好營銷,怕吃苦的年輕人不是好青年。煉鋼車間的熱浪,能把頭一次進去的人“推個(ge) 趔趄”,可周群超卻把這兒(er) 當成自己的“主戰場”。20多歲的年紀正是青年拚的最好時光!為(wei) 了做出鋼鐵廠除塵的好方案,他和團隊在轉爐平台上一泡就是三個(ge) 月。鞋底被鋼渣燙出洞是家常便飯,蹲在廠房屋頂測數據時,汗珠滴在鐵皮上“滋啦”一聲就冒白煙,這卻是青春最動聽的聲音。憑借著這股青年的拚勁兒(er) ,他和團隊啃下了廣西北港金壓項目這塊“硬骨頭”,不僅(jin) 彌補了技術空白,業(ye) 務量也跟著蹭蹭往上漲。
競標場上的“破局者”
打鐵還需自身硬,訂單獲取靠專(zhuan) 業(ye) 。在麵對行業(ye) “低價(jia) 競標”“關(guan) 係營銷”的舊格局,他敏銳捕捉轉型機遇,以專(zhuan) 業(ye) 化營銷打破僵局,用實打實的除塵效率和運維成本,給客戶吃下“定心丸”。有人調侃“光拿報表就敢競標”。2024年他拿下5800萬(wan) 訂單,2230萬(wan) 回款,這些數據的背後靠的是紮根打磨出的硬實力。在鹽化工、有色冶煉等難啃領域,他還拿下了“首台套”工程,成為(wei) 行業(ye) 裏青年的標杆。
他的故事是航天青年用實幹追夢的寫(xie) 照,也是環保行業(ye) 創新突破的鮮活例子。青春就該像煉鋼爐裏的火苗,使勁燒,燒出一個(ge) 滾燙的未來!